您现在的位置是 > 徐州市儿童医院 > 8岁女孩每分钟心跳200多下 射频消融术显奇效
8岁女孩每分钟心跳200多下 射频消融术显奇效
发布人:admin 最后更新时间:2024年5月31日 共点击:771次
很多人以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出现心律失常,其实并不尽然。8岁的女孩茜茜(化名)就出现了心律失常。茜茜说,平时大多数时候,她感觉不到有什么异样。但有的时候,她会感觉到心脏在剧烈的跳动,有时候一分钟能够跳到200多次。剧烈的心跳,让她非常难受,心慌胸闷。家人担心异常,赶紧带她到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。
接诊的心血管内科安新江主任解释,心律失常是一类疾病的总称,表现各种各样,心跳过快、过慢或者节律紊乱,都属于心律失常。茜茜的表现是心跳过快。
心脏为什么有时候会“不听话”?这要从心脏的工作机制说起。
持续跳动的心脏,俨然是一个机构复杂、机制科学的神奇器官。持续跳动的心脏,主要是心肌细胞的自发工作,这种自发工作则是由于放电引发。心肌细胞为横纹肌,不受意识支配。心肌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:心脏传导系统和工作肌细胞。心脏传导细胞包括窦房结,房室结和蒲氏纤维。主要以传导心肌电冲动为主。工作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。单个的工作肌细胞接受心脏传导系统的电冲动产生兴奋和收缩偶联。而整个心房肌或心室肌作为一个整体,以完成泵血功能。
正常情况下,心脏窦房结正常放电,各种传到线路正常送电,这保证了整条电路的畅通,也就意味着心脏可以按照正常节奏跳动。如果窦房结放电异常,或者电路传导有问题,那么电路出了问题,心脏跳动就失去了正常的节奏,也就是常说的心律失常。
在徐州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,治疗心律失常,医生们采取了一种业界前沿的技术,即射频消融。射频消融,属于心脏电生理领域的一项高端运用,是电生理与心内科交叉学科的新兴领域,一经出现,就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令人瞩目。其工作原理,就是找到异常放电的部位,或异常通路,通过对该部位的处理,恢复正常放电,从而消除病状。
在徐州市儿童医院心内科,安新江主任给茜茜做了射频消融手术。作为心内科电生理技术的典型代表,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,通过穿刺血管,以射频方式进行治疗,无需开刀、输血、植入介入器材。手术效果极好,茜茜从此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。
安新江主任医师介绍说,射频消融技术出现以来,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,尤其是对于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极佳,“医疗技术的每一次进步,都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机会和更好效果,这项技术就是一个典型”。